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給年輕的渤海灣港帶來了歷史機遇。今年以來,山東港口渤海灣港在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三個更加”、“三個滿意”,緊緊圍繞“深化改革、業績為王、創新開拓、勇爭一流”的總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
12月16日,從濰坊北站下火車,驅車1個多小時,記者來到了位于渤海“金項鏈”萊州灣南岸的濰坊港。這座年輕的港口,碼頭上大機屹立,各種車輛有序通行,一派生機勃勃的生產景象。“就在今天,我們濰坊港集裝箱突破了25萬標箱,而去年全年總共才11萬箱。”山東港口濰坊港辦公室主任王東利興奮地告訴記者。濰坊港的紅紅火火,正是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以來,渤海灣港巨變的一個縮影。“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為渤海灣港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推動渤海灣港迅速邁入了大發展、大跨越的快車道。根據山東港口確定的功能定位,渤海灣港把走港產城融合發展之路作為落實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三個更加”、“三個滿意”的務實行動,作為渤海灣港發展突破的主攻方向和根本出路,建設特色化、差異化、協同化發展的區域良港,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渤海灣港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濰坊港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方良說。數字是最好的證明。今年1-11月,渤海灣港完成吞吐量1938萬噸,同比增長26%,其中集裝箱完成27.45萬標箱,主營貨種、作業效率、營業收入等績效指標大幅提升,生產經營持續保持迅猛增長態勢。
◇濰坊港碼頭場景
黨建引領,苦練內功實干發展
“濰坊港確立了以黨建引領、相融共進的基層黨建指導思想,同時明確了近期的發展任務目標,一年一個兩位數增長,三年三步走,三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百萬標箱,五年實現億噸大港的奮斗目標。”在濰坊港黨建展示大廳,王東利告訴記者。年輕的渤海灣港,像一個成長中的少年,意氣風發,潛力巨大。通過黨建引領,內部管理改革等措施,渤海灣港不斷強筋壯骨,提升自身“內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以黨建為引領,渤海灣港領導班子認真踐行“八個勇于、八個自覺”,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與企業改革發展深度融合,刀刃向內,深化改革,啃下了多個硬骨頭。按照山東港口“一市一企”目標要求,精簡直屬單位數量,三市五企瘦身為三市三企;精簡直屬單位機關部室及管理人員數量,將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統一設為6個部門,編制40人,共減少機關部室19個,精簡機關管理人員163人;壓減管理層級,年內清理12戶四級、五級企業,渤海灣港管理層級由四級變為三級,接下來將繼續改革,最終壓減為兩級管理。雖然面臨基層、基礎、基本功等方面的弱項和短板,但年輕的渤海灣港奮起直追。“我們先后組織實施了生產組織、業務外包、后勤服務等六大改革,特別是改革業務外包模式,收回了關鍵崗位的管理權,改變了過去以包代管的落后模式。通過優化外包管理,全線采取按噸按箱計價,減少外包人員近150人,每年降低外包成本約1200萬元。”濰坊港生產運營部副部長殷孟方對記者說。從上到下的一系列內部改革,使得濰坊港、濱州港、東營港各港口凝思想,促生產,增服務,整個企業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生產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嶄新局面。
一體化,兄弟同心協同發展
◇東營港碼頭場景
“如果說以前是一根小指頭,現在則是握指成拳了。依托整個山東港口,在市場體系、集疏運體系、客戶服務、營銷體系、員工思想意識等各方面給渤海灣港帶來了巨變。”曹方良形象地對記者比喻一體化發展帶來的成效。今年以來,乘勢一體化改革發展,渤海灣港陸續開通“濰坊-福建”“濰坊-日照”“濰坊-煙臺”“濰坊-錦州”“濱州-盤錦”5條集裝箱內貿航線,航線數量提升至12條,不僅實現了與山東港口三大港口間的互聯互通,還形成了輻射華北、東北,連接東南、華南的集裝箱航線網絡布局,為渤海灣港建設區域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渤海灣港加強了與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間的業務協同。“航線的增加,與兄弟港口的互聯互通,讓我們站在山東港口更高的平臺上與客戶談業務,設計物流方案也讓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優惠的物流成本。”濱州港生產運營部部長劉恩彬告訴記者。1-11月,在三大港口支持幫助下,渤海灣港干散貨業務量實現迅猛增長。完成鐵礦石轉水271萬噸,同比增長100.4%;完成鋁礬土轉水554萬噸,同比增長33.6%。與三大港口間集裝箱航線實現吞吐量近15萬標箱,進一步增強了渤海灣港集裝箱喂給服務功能。兄弟港口聯動,不僅僅是業務上的往來,更多的是彼此借鑒、對標學習、追求卓越,越是一家人,越能敞開心扉、毫無保留地分享成功路上的經驗。
在濰坊港生產指揮中心,記者看到,這里集安全生產指揮、安全生產動態監控、應急處置三大功能于一體。計劃員、船舶主調、集疏運主調、安全調度員聯合辦公,具體指揮到每艘船、每輛車,信息傳遞高效快捷,指令明確。它的建成極大地提高了濰坊港生產效率。“這是濰坊港組織機構改革后成立的新部門,通過和兄弟港口間的學習交流,讓我們眼界更高,學到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搭建了現代化的碼頭生產系統。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現代化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組建成立生產指揮中心和大數據中心,實現了集中統一的生產指揮和集約高效的生產組織。”濰坊港黨委工作部部長董志鵬說。記者了解到,渤海灣港已初步建立起標準化、數字化、成本費用線上化、專業化、精細化的“五化”生產模式,作業效率不斷取得新突破,其中濰坊港集裝箱單船平均裝卸效率提升至53標箱/小時,同比增長9%;東營港集裝箱平均裝卸效率提升至35標箱/小時,同比增長30%。同時,通過對進出港閘口智能化技術改造,提升了集疏運車輛周轉速度,散雜貨公路集疏港量不斷創出新紀錄,目前渤海灣港日均集疏港量已突破5萬噸,較2019年增長17%。
港產城融合,差異化特色發展
◇濱州港3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作業現場
渤海灣港腹地優勢明顯、輻射區域廣闊,三地市港口后方土地資源豐富,是臨港產業開發的黃金寶地。同時,港口代理、物流、金融、貿易等新興業務發展空間大。地方經濟對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舊動能轉換需求,也為渤海灣港發揮港口引擎帶動作用提供了最好的政策支撐。“渤海灣港是后起港口,自然條件相對較差,不能采取一線港口的傳統發展模式,必須跳出港口看港口,探索一條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渤海灣路徑’,實現特色發展。”曹方良說。基于此,渤海灣港把走港產城融合發展之路作為發展突破的主攻方向和根本出路,與三地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花功夫、下力氣、出實招,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7月4日,渤海灣港入駐濰坊揭牌暨渤海灣航貿中心項目奠基儀式舉行,促進“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加速鋪就融合發展藍圖,不僅給濰坊帶來總部經濟、稅收和就業,更給濰坊注入了沿海城市的氣息和開放發展的活力。從濟南到濰坊,渤海灣港也實現了離海更“親近”,與港更“密切”的轉變。記者了解到,渤海灣港還與山東港口物流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大宗干散貨全程物流及集裝箱場站業務;促成物流集團與山東普豐、國海化工,山東港口金控集團與瑞鋁國際的業務合作意向,借助各板塊業務優勢,推進渤海灣港新業態發展。同時,落實山東港口指示精神,搶抓小清河復航機遇,與濰坊市政府、壽光市政府進行深度交流,并與壽光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定期召開政企專班聯席會議,為打造海河聯運樞紐港和商貿物流基地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渤海灣港把統一規劃管理、實現錯位發展作為總基調,發揮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各自特色、長處,通過對三地市港口規劃、建設統籌管理,岸線、運輸通道資源集約利用,貨物、市場開發統一調度指揮,最大限度發揮集約效應,匯聚發展合力,構筑“一家人、在一起,手足情、過日子”的生動局面。在與渤海灣港干部職工交流中,記者感到大家普遍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濰坊港12月底前力爭實現外貿口岸開放,同步研究開通2條近洋外貿航線。此外我們還在與森達美洽談航線運營合作。同時,以小清河復航和魯遼海上運輸大通道建設為契機,上規模、提形象,全力打造內貿集裝箱樞紐港、海河聯運樞紐港、港產城融合發展示范港。”濰坊港生產運營部高級主管任科昕說。“截至12月15日,東營港廣利港區今年完成吞吐量409.22萬噸,同比增長17.82%;集裝箱完成3.33萬TEU,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其中,煤炭、銅精礦、石油焦等高費率貨種占比達42%。未來將重點圍繞東營港區,以深水液體散貨碼頭整合開發為契機,擴能力、增效益,打造環渤海液化品樞紐港,助推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建設發展。”山東港口東營港生產運營部部長印成顏對記者說。山東港口濱州港則以濱州北海高端石化產業園區建設、臨港產業發展和口岸開放為契機,拓功能、樹品牌,著力打造LPG、鋁礬土等大宗特色貨種接卸中轉基地,全力打造山東省會經濟圈城市群最近的出海通道、山東對接天津濱海新區最近的出海口岸。“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年輕的渤海灣港,在山東港口一體化開辟的廣闊天地中,胸懷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宏偉目標,定當迎來展翅騰飛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