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陰港口集團5號碼頭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技術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皮帶機管廊、斗輪堆取料機等關鍵設備的組裝和調試工作,以確保項目能夠順利投用。該集團黨委副書記劉華介紹,5號碼頭、通用碼頭項目完工后,12.5米深水航道“黃金效益”將得到更大釋放,預計碼頭的作業效率將提高26%,港口設計通過能力也將增至6693萬噸,同時有望將物流周轉時間縮短5—7天。
地處“黃金水道”的黃金地段,江陰港貨物吞吐量已排在全國縣級市之首。如何進一步深挖“黃金效益”?記者從江陰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為助力“水運無錫”建設,江陰排定了總投資超百億元的24個“水運江陰”重點交通項目,計劃用三年時間打通水運服務臨港產業、物流園區、貨運樞紐的“神經末梢”,推動江陰港加速形成組合式高能級港口集群。
一批強基擴容工程成為高能級港口集群打造的重中之重,其中既有政府投資的航道項目,也有企業投資的港口碼頭項目。據介紹,港口碼頭項目不僅包括了5號碼頭這樣的改擴建工程,還有長江江陰段多個港池的改擴建工程,此外,還有一批無錫內河港江陰港區的配套碼頭工程,“以此打通市域東西向水運通道,發揮內河水運對港口發展的支撐作用。”
快馬加鞭趕進度。目前,5號碼頭已基本完成現場施工,通用碼頭已于18日完成竣工驗收。“此次申夏港區5號碼頭、通用碼頭提檔升級后可減載停靠20萬噸級海進江大型開普船。”劉華透露,根據測算,貨物運輸采用20萬噸級開普船較使用巴拿馬船運費節約每噸20元到40元,開普船進江還可減少鋼廠7—10天的保供庫存費用。
高能級港口打造吸引了越來越多貨源從江陰中轉。近日,蘇南碼頭3號泊位上,“陽光桑德拉”輪裝載著南通企業制造的200個側簾箱緩緩駛離,由此,江陰—新西蘭遠洋航線正式開通。蘇南碼頭商務部的許軼文介紹,這是江陰港首次開通大洋洲航線,港池改擴建加大了碼頭的集裝箱作業能力,江陰至日本、挪威等外貿航線不斷開通,今年1—8月,企業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0.04萬標箱,同比增長18.81%。
港口集群化發展也將更好地賦能區域產業發展。“揚子嘉盛碼頭改建工程將于年內開工,計劃將現有的液體化工品碼頭改造為公用型LNG接卸碼頭,為后方產業園內相關LNG罐區項目提供裝卸服務。”企業相關負責人透露。前不久的2024江陰經洽會上,江陰市港口發展投資集團與怡亞通物流、美亞歐合作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深化戰略合作,構建全鏈路出海服務體系,為腹地新能源產業打造出海平臺。